核心提示:近日,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在国家大剧院进行首演,该剧演员包括有60名来自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近日,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在国家大剧院进行首演,该剧演员包括有60名来自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侗族大歌,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在黔东南州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有“天籁之音”的美称,被誉为“清泉闪光之音乐”。 2009年9月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行歌坐月》是根据流传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珠郎娘美》改编创作。行歌坐月是侗族青年男女交际和恋爱活动方式,又称行歌坐夜和坐妹侗语称“鸟蓊”,在不同地区又分别称为玩山或走寨。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坡上、树下对唱情歌。走寨又称走姑娘,盛行于侗族地区南部。姑娘们结伴在屋中纺纱、做针线,客寨青年男子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通过唱歌,互相倾吐爱情。情深时,男女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该剧生动地讲述了被誉为“侗族歌仙”的娘美与侗族小伙珠郎的真实爱情故事。
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及其系列文化活动将为世人展现出一台高品质的侗族文化艺术盛宴,于2015年1月8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后,将陆续组织开展系列的文化活动推广,在全国进行巡演,演出线路是贵阳、凯里、杭州、上海、武汉、长沙、成都、重庆等城市,并且会配套有10多次以上的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该剧将落地贵州从江县演出,形成一部永不落幕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