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道德模范 >> 内容

严雪花:收养百余孩子 孤独晚年不求感恩

时间:2014/7/22 10:35:31 点击:

  核心提示:新华社杭州7月19日电(记者 王俊禄)木屋虽然凋敝,墙上的植物却将藤蔓舒展得满目葱茏,一如记者面前的浙江省仙居县74岁的农妇严雪花。她羸弱的身躯,曾是100多个遭遗弃孩子最温暖的港湾。  如今,孩子们...

   新华社杭州7月19日电(记者 王俊禄)木屋虽然凋敝,墙上的植物却将藤蔓舒展得满目葱茏,一如记者面前的浙江省仙居县74岁的农妇严雪花。她羸弱的身躯,曾是100多个遭遗弃孩子最温暖的港湾。

  如今,孩子们或被领养,或长大成人各奔东西,她最亲的老伴也于8年前去世。严雪花累弯了腰、熬花了眼、忙坏了腿,却依然坚守在这个小院。跟她相伴的是一个养女的儿子,刚出生就被养女塞给了她——又是一个被母亲遗忘的孩子。“我不怪她,她有她的难处。我还能动,我替他母亲养活他。”严雪花淡淡地说。

  记者问她收养孩子的名字、去向能否记得。严雪花浑浊的眼神陡然变得坚定:“我从不去记,尤其被别人领养走的,坚决不同他们联系。弃婴的心理一般都很敏感,我不想让孩子们有心理负担。”

  严雪花说,她是苦命出身,从小当童养媳,因此看到被遗弃的孩子十分心疼。早些年,民政部门将他们家作为临时收养点,先后送去过百余个孩子,最多一天就是十五六个。后来县里建了福利院,就没有再送。

  回忆起家里最热闹时,有20多个孩子。除了一条小道,家里所有的地方都被当做了床。自家不够,还跟邻居借了一间房子。严雪花每天和老伴轮流值夜,守着喂奶、盖被子、换尿布,一大早又要起床,到村头溪流中洗衣服洗尿布。由于睡眠不足,她的视力急剧下降,而长时间腿泡在水里,让她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病。

  除了收养的,她自己还有六个孩子。为了养活孩子们,她做过小工,每天六毛钱报酬;看过大门,养过猪,几乎农村能想到的活儿都干过。

  仙居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严雪花收养弃婴主要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当时仙居没有固定的收养场所,类似于严雪花这样的民间收养,替政府和社会解决了很大难题,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被评为台州“十大杰出母亲”。后来仙居建了专门的福利院,弃婴一般不再直接安置到个人家里。

  以前,严雪花经济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民政部门每个孩子每月6元补贴,二是和老伴打工挣钱。她现在每个月有民政部门200多元补助金,还有每月300元的村里土地分红。有了这些,严雪花感觉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这些年,社会上也有不少人给她捐款。她说除了政府的补贴慰问,其他一概不要。有些孩子长大挣钱了,给她送钱送物,她也坚决推辞,“我现在挺好,不缺什么。自己孩子的钱都不要,更别说他们的了。孩子们挣钱太不容易,我也从没想过要他们报恩。”

  “说实话,谁不想多见见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呢?只要他们好,我就最高兴了!”严雪花噙着泪,拢了拢花白的头发。

  

责任编辑:梁 海燕

 
  • 中华道德哲学编委会(zfff.com.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单位邮箱:zf@zgqfwh.com 京ICP备120349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