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道德宗教 >> 内容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访寒山寺住持秋爽法师

时间:2023/2/8 13:40:53 点击:

  核心提示:倡导人们互忍互让、和睦相处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和合文化能指导中华民族吸纳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中华文明。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天宝年间,诗人张继途经苏州,夜泊枫桥,心怀感慨,挥就此诗,之后的千余年间,诗韵钟声绵延千载,寒山寺也因诗闻名中外。现任住持秋爽法师修学勤勉、道心坚定,继承佛教优良传统,紧跟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寒山寺法务与佛教文化建设,弘扬佛法、培养人才、热心慈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服务大众、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近日,记者在这座千年古刹中见到了秋爽法师。

 

诗韵寒山  和合祖庭

 

《中国社会科学报》:秋爽法师您好,寒山寺有1500多年历史、声名远播,也是苏州最知名的景点之一,千百年来,寒山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秋爽法师:寒山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建立。1500多年来,她历经战火、屡次重建、不断新生,为佛教文化增添了些许神奇的色彩。现存寒山寺的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佛像雕塑别具一格,碑刻艺术天下闻名,碑廊陈列着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历代名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

 

自改革开放以来,寒山寺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1980年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热点和香客朝拜的圣地。1996年建成普明宝塔;2008年建成天下第一佛钟、中华第一诗碑,更增添了佛教道场的庄严;2010年又建成了寒山子诗碑廊,并重建了“妙利宗风”石碑坊和崭新的和合大道等,寒山寺面貌焕然一新。从1979年到2014年,寒山寺连续举办了36届除夕听钟声迎新年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架起了中外友谊的桥梁。

 

作为承担重要文化传承使命的文化机构,寒山寺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成立了寒山书院、文化研究院、禅意书画院、佛教图书馆、慈善中心、弘法部、青年佛学社、寒山寺佛学网、和合安养院、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等,培养僧才,弘法利生,济贫帮困,发展文化。2010年,寒山寺在苏州科技学院设立“寒山教育奖”,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和优秀青年教师;2011年,寒山艺术会社移址寒山寺,与寒山寺禅意书画院合署办公;2012年又发行了《和合祖庭》报,这些都对寒山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现在,寒山寺已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重要文化符号。您也特别注重寒山寺的文化建设和弘扬,注重“文化建寺、文化兴寺”,推动建立了一系列文化研究和传播机构。在您看来,寒山寺传承了怎样的文化?

 

秋爽法师:作为历史文化名寺,寒山寺的文化是多种文化的融合体,其主体文化是佛教文化,核心则是和合文化,寒山、拾得“和合二圣”是和合文化的人格化身,千百年来守护和供奉寒山、拾得的寒山寺已成为和合祖庭。

 

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易额“寒山寺”源于唐代著名诗僧寒山子。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中记载:“寒山子者,来此缚茆以居,修持多行甚勤。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自此,寒山被尊为寺院祖师。寒山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与拾得被民间称为“和合之神”、“和合二仙”,被雍正敕封为“和合二圣”。“和合二圣”发祥于天台山,却成就于苏州寒山寺。在寒山寺大雄宝殿后有一座“寒拾殿”,其建筑体量与大雄宝殿相近,这是全国独有的,殿中供奉着寒山、拾得木雕金身塑像,雕塑后壁镶嵌有石刻千手观音菩萨像,显示了寒山、拾得在寒山寺的崇高地位。

 

寒山子无名无姓,正统的经传史籍均没有其身世和经历记载,除了留存的三百多首诗外,现存的资料都带有传说性和神秘性。一些学者认为,寒山子生活于唐代,是陕西咸阳人。在他身上,儒释道文化融于一体,其经历大致是先学儒,约60多岁时由儒入道,最后由道归佛时已70多岁。寒山的诗作中不仅常有经史子集的典故,又有《涅槃经》、《法华经》、《金刚经》、《维摩经》和《楞严经》中的许多佛经典故,还涉及《庄子》、《列子》等内容。

 

 修弘道  忠于本职

 

《中国社会科学报》:佛教讲求“因缘和合”,寒山寺也特别注重和合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这是为什么?

 

秋爽法师:作为公认的“和合祖庭”,寒山寺是人们向往的和合圣地。和合精神在寒山寺有深厚的基础,寒山寺文化也具有和合文化鲜明的特征,可以说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代表。寒山寺还成功举办了八届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寒山寺文化论坛,在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您如何看待和合文化及其内涵?

 

秋爽法师:和合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从文化起源上看,和合文化起源很早,从甲骨文、金文就可见其发端。先秦时期,《国语·郑语》中有西周史伯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之说;《论语·子路》中有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之说;《老子》中有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说;《孟子·公孙丑下》中有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说;《荀子·天论》中有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之说。秦之后,经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唐代佛学至宋明理学,再到近代思想的反思和革新,和合文化绵延不断,形成了一系列的和合文化理念。

 

“和合”的概念还可以从中华民族形成的视角审视。中华民族的形成是由多个部族“和合”而成,炎帝、黄帝、西夏、东夷、姬、姜等众多的部族在互动、磨合的过程中,领悟到部族间的和合、联姻、融合是本部族发展与壮大的根本,于是炎帝与黄帝两个部落和合为一,炎黄二帝亦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民族也从此有了炎黄子孙之称。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不断融合其他民族,形成了56个民族共一家的大家庭。

 

因此,不管从文化上还是从民族的形成过程看,倡导人们互忍互让、和睦相处的和合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和合为核心的文化思想和观念在中国应当具有比较好的大众基础,现实中是否是这样?

 

秋爽法师:和合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特别是在中国,已经被大众广为接受。在江南地区,老百姓将“寒山、拾得”视作喜神、爱神。每当结婚、过节都要在厅堂挂上“和合二圣”的画像,顶礼膜拜,祈祷夫妻百年好合,家庭和睦,国泰民安。苏州作为和合圣地,和合文化更是随处可见,例如苏州火车站前就有一条“和合街”,远近闻名的苏州观前街附近也有一个和合小区,就连苏州会议中心、太湖论坛等也都新设了“和合厅”。

 

据初步调查,全国有和合村、和合镇、和合乡等地名30多处,分布在江苏、江西、山西、云南、湖南、上海、广西、广东、浙江、海南、河南等地。这些地名,大多由来已久,有美好的传说。比如,河南新密市大隗镇有一个村叫和合村,传说炎黄二帝由于父母分配疆土不公,经常出现矛盾,这时蚩尤乘机挑起战乱,后经过“和合二仙”在和合村议和寨调解,兄弟言和,团结一致,共同打败了蚩尤,和合村因此得名。和合文化可谓是炎黄子孙的根、炎黄子孙的家园。近年来,一些企业以“和合”作为企业文化,通过开展以和合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和合文化有什么特征?

 

秋爽法师:和合文化是动态包容的文化。我特别赞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立文在《和合与对话》中的说法:“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因此,和合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合文化能指导中华民族吸纳文化的积极因素,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中华文明。

 

拔济众生  离苦得乐

 

《中国社会科学报》:佛教自产生以来,关于其教义是主张“出世”还是“入世”的观点就众说纷纭。不少人往往觉得“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秋爽法师:《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云:“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也就是说,佛不是天使、天神,而是在人间成就的。我认同这样的观点,所以“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这一说法不完全恰当,因为某种程度上,二者都是出世的;某种程度上,二者又都是入世的。以佛法中“慈悲”观念为例,“慈悲”偏重思想和理念,出世成分多一些,而人们常说的“慈善”则多指向行动,入世成分多一些,所以我们应当既心怀慈悲,又致力于慈善。

 

《中国社会科学报》:慈悲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细究这一概念,是否应当是“慈”与“悲”二重含义的融合统一?

 

秋爽法师:慈悲是佛教的重要教义,是佛教的基本精神。慈是带来利益与安乐,悲是除去不利与苦难。《大智度论》卷二十云:“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卷二十七又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十地经论》卷二云:“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所以慈是关爱护念众生,给他们以快乐和幸福;悲是免除众生的痛苦,随时愿意救其离苦;简曰:“慈为与乐,悲为拔苦”,慈悲是救济众生,离苦得乐。

 

慈,以与乐故,要关爱护念众生,常求乐事以利益众生,以种种方便令其快乐,如《解脱道论》卷八言:“如父母唯有一子,情所爱念,见子起慈,起饶益心。如是于一切众生,慈心饶益心,此谓慈。”悲,以拔苦为主,见众生于六道中受种种身心之苦,而心生怜悯,视众生之苦如同己受,而积极地给予救助,免除其痛苦。当然,也有不同的解说认为慈是拔苦,悲是与乐,如《大般涅槃经》云:“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大慈乃是除去不利众生之事,拔除其痛苦,大悲则是为对众生有利之事,令其快乐。净土宗昙鸾法师持此观念,说“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

 

总之,慈悲以“拔济众生,离苦得乐”为本质,见有情众生受苦,而心起怜悯,拔众生之苦,令得安乐,从而保护众生。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是您心怀慈悲、也是您多年来热心于慈善事业的原因吗?据了解,寒山寺目前也与多个社会福利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还在高校设立了奖学金。

 

秋爽法师:慈善是中华文明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孔颖达疏《左传》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业”;“慈为爱之深也”。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道:“慈,爱也”。“善”的本义是“吉祥,美好”,《说文解字》解释为“善,吉”,引申为和善、亲善、友好。所以说,慈善就是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而在佛教里主要表现为慈悲。

 

恩师性空长老教导我们说,做慈善事业要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慈悲精神。我谨记恩师教导,为众生服务,使众生脱离苦处,得享安乐。

 

自觉觉他  自利利他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和寒山寺积极发展事业、弘扬文化、致力慈善,在完成上述事业时,您心中秉承什么样的态度?

 

秋爽法师:首先是做好本职工作。佛陀在成道之后,经常在化缘、斋后静修,时常给门徒讲授佛法,与外道辩论。用现在的话说,化缘静修、教授佛法、与外道辩论,代表了佛教的修行、弘法、普度众生,都是僧人的本职工作。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也正是佛祖要求做的本职工作。其次是服务社会。寺院作为社会的重要组织要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为社会服务。我们现在做的慈善公益事业就是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的。再次是精进不止。精进是佛教的术语,也是六度波罗蜜之一。用现代的话讲,就是要求我们努力向善向上。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人生的“精进”应当秉承何种基本态度?

 

秋爽法师:人生要有明确的目标。佛菩萨的重大成就都来源于发心和愿力,如四宏誓愿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他为学佛者树立了人生目标。实际上,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要局限于个人或家庭,而应当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帮助更多的人。

 

人生的“精进”要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真理是指导人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学佛者也要追求真理,了解佛法,积极研究经教,从中探索人生的真谛,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光明。要积极止恶,积极行善。善恶是人间并存的两种力量,不但并存于世间,还并存于人的人格里。正如《涅槃经》所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学佛要开发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们起心动念都是善的,使慈悲念念增长。人生亦是如此,要保护自己的善念,在社会行动中行善。要积极完善人格。人格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虽然没有好坏善恶,但善恶却并存于其中。因此要积极行善济人,完善人格。佛教非常重视完善人格,追求佛菩萨的人格,强调要克服自身的烦恼。烦恼带来了众生的流转生死,来自于生命的内在,在外在客观条件的作用下产生。断除烦恼,从根源上讲就要断除贪嗔痴,只有这样才能自性清净,完善人格。要断除贪嗔痴,就要济世度人,给自己清净。佛教的人格完善理论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借鉴。(《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王广禄)

作者: 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 上一篇:身与心的观照
  • 下一篇:共话宇宙起源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华道德哲学编委会(zfff.com.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单位邮箱:zf@zgqfwh.com 京ICP备120349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