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是人们从价值角度对国家、社会、人生所持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处于主导地位、最重要、最根本、最能集中反映最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共识的价值观。历史表明,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保障社会的和谐和有序,判定事物的是非和美丑,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操守。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创新的智慧和勇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引发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就业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空前的社会变革带来空前的思想活跃,也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矛盾和价值冲突。
在当今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什么?全社会的道德规范是什么?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是什么?这些问题尖锐地摆在每一个社会成员面前。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社会诚信缺失,价值观混乱和价值追求失衡,使许多人产生忧虑和困惑。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集中华民族的道德思想精髓之大成,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人类历史留下的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历史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持和心灵慰藉,携手共同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简单回归,而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一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立足中国实际对人类优秀道德文明成果的学习和借鉴,对西方文明的一种包容和超越。
党的十八大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任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首次完整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结构和丰富内涵,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道,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生之德。这是中国共产党德治仁政的集中反映。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价值观!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才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这是中国公民的人生价值观!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公民才能享受“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在道德和“法治”的范围内拥有真正的人权。这是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公民才懂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公德的价值,从而建立公序良俗的社会道德风尚。所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指导,我们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和谐的民族。我们的每个公民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信仰的人,有灵魂的人,有追求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又是普通公民为人处世的道德哲学,这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道德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表达了“党魂、制度、公德”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党魂,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公民享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民主制度,使公民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公德。中国共产党有为人民服务之道,中国公民有爱党、爱国、爱民族之德,我们的国家就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道德文明的代表,是民族道德灵魂的化身。所以,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体现天道无为而无所不为之规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才有地道之法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万年道德文明的缩写,是中华各民族的心声和愿望,这是时代的最强音!她表达了中华民族对道德文明的向往,她是划时代的呼唤:使全国人民找回了失去的道德灵魂。中国共产党把中华道德思想文明建设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其理论和实践都超过了历史任何一个朝代,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使国人认清了共产党执政的意义,又是国人懂得了生命存在的价值。这是中华万年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中华民族道德灵魂的回归。道德复苏,民族复兴!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全民族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一、党魂---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执政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从执政党的角度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富强”是指物质建设、“民主”是指政治生活、“文明”是指道德意识、“和谐”是指中华56个民族团结的人文环境,也包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之所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党魂——“为人民服务”之所在。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民族的利益和心声,提出了国家之“富强”的物质建设口号,并把物质的“富强”放在第一位,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心愿和企盼,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特征,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和能力的最高体现。
“富强”
富强是指国家的物质丰富而使国家强大。“富强”之“富”的主体是国家,不是共产党这个执政党和共产党员本身。《周易》大有卦的卦象符号意义告诉我们,天上有太阳,太阳的光芒照耀大地,大地生万物,百姓什么都“有”,这就叫“大有”。“大有”就是富庶、富裕的意思。人间为什么“大有”?是太阳无私无欲的把阳光撒给大地,大地接受阳光而生万物,这就是天之道,地之德。所以我们说,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共产党不是为本政党自己而是为了富贵天下。大有卦《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意思是,火在天上,寓意天上有太阳,大地接受阳光生万物,人间大有。道德君子的人生价值观,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人的大有,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有。道德君子要制止社会丑恶的现象,要弘扬社会的优良道德,这样做是顺从天之道,遵从天之理。“休命”不是要休掉自己的命不活了,而是指大有的人不是在为自己的生活而活,而是为天下人而活,大有的人不是为自己而富贵,而是为天下人而富贵。所以说,共产党像太阳,无私无欲为天下。共产党代表了天道之规律,规律不是为自身的,规律无为而无所不为。
大地的光明和温度都是太阳赐予的,没有太阳没有生命。新中国是共产党建立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天道之规律把阳光赐予大地,共产党像太阳,按天道规律执政,无私无欲把党的阳光雨露赐予大地,人民有了生机,过着富裕、富庶的幸福生活。共产党领导天下人,并不是要人人都是“同志”,共产党既可以领导“同志”还可以领导“同人”。只要是“人”都可以跟着共产党走。天下人,虽然志不同道不谋,但是殊途同归,都跟随于共产党无私无欲的执政之道,完全彻底底为人民服务之德。
人民的生活富裕了,国家的物质丰富了,中国就强大了。人民富裕,国家强大,这就是“富强”之强。首先,中国人要有“自强”的精神。这就是《周易》的乾卦。“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周易》乾卦寓意中国人为龙,要有龙的精神自勉子励,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的龙吞云吐雾,刚劲强健,道德君子应该自强、自立,不停息地发愤图强。如果13亿人都有龙的精神,13亿条龙跟着党的阳光,吞云吐雾,发愤图强,我们就会称为世界强林。每个人怎么才能做到“自强”呢?乾卦九三爻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道德君子有自强不息的品德,白天奋斗不息,晚上还要警醒自己。睡觉时反省自己,白天哪些没有做好,明天还有哪些要做的事,思考怎么去做明天的事。如果这样,即使面临危险,也没有祸害。因为有预而立。这就是道德君子白天要有自强不息的品德,晚上要有自我警醒和反省之德行。但是,中国人强而不霸。乾卦用九爻曰:“见群龙无首,吉”。意思是,龙不好斗而以品德正天下,所以龙才是吉祥的象征。因为不要去争“我是天下第一天龙”,天下才吉祥。如果龙都争“我是天下第一”,天下必大战。所以中国即使天下第一,也不去争霸。
这就是富强的两个层面:国民物质生活上丰衣足食,精神生活上安居乐业;国家政治的强盛,体现为对内的国家统一,对外的国际影响力;军事的强大在于正义之师人多、民富,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后勤保障。中国历朝历代的政府都深深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疆土归一、政权稳定、民族团结,才能使国内资源形成合力,形成势不可挡的大国力量。但中国是强而不霸。中国古代社会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是“万国来朝“、是“大国气象”,是期盼在国际关系中成就政治上的足够权威。然而对外强盛之后的这个政治共同体,在中国古人看来,又不是以对世界的称霸、对区域的强权为诉求,而是以人类道德之师德追求“四海一家”、以“互通有无”,是以自身的强大来赢得彼此尊重、以国家的强盛而有余力回馈他国为荣。所以强盛王朝所沿袭的优异传统,是保护附属国家、优待远方友邦,是输出灿烂文化、给出丰富物资,而不是强势凌人、干涉他国内政,或者仗势欺人、贪婪开疆扩土。
中华道德文化认为政治的强大,在于规范自我的风度,而不是凌驾于人的霸权,表现为一种自尊自重、自省自强的自信力。中国传统的“强军梦”是师德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不血刃。不是制造战争、寻求战争而取胜;是杜绝穷兵黩武,而一旦不可避免地开战,又是“上下同欲者胜”的所向披靡,是为国效力、马革裹尸,是同仇敌忾、与子同仇。
我们所期待的是一个民富而国强的中国,是经济富庶、文化昌盛、政治强大、军事强健的国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如果我们在追求生活富裕的道路上,同时兼以文化修身,坚决维护着国家主权完整——那么,中国的富强,有你,也有我。
“民主”
“民主”这个词,在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专指一种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其实不然,中华民族早就有“民主”的思想。我国“民主”并非是为社会统治制定出的一种操作模式,而是体现“以民为主” 的社会责任、“为民做主” 的政府责任、“由民做主” 的民众责任的民本理念。真正“民主”的国家,就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度,以平等构建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人民代表制度下的中央集权。
中国 “民主”思想起源于民本思想,包含了民生、民权等内涵。民主思想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禹的时代。那时候的天下联邦,盟主为民做主,天下是“禅让制”,联盟选举接班人,“皇帝轮流当”。有人向尧帝推荐他的儿子丹朱接位,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意思是,丹朱是个不道德的“病人”,如果给他接位,天下都成了不道德的病态社会,不能为一个人损害天下人。后就从民间选了有虞氏作为尧帝的接班人。这就是舜帝。舜帝“德为先,仁为怀,苦忧人,重教化,只为苍生不为身” 的思想品行被后人尊为德圣!可见,在中国原始社会就有了为民做主的民生思想。“民生”思想得到高度发展是西周的时候。那时,西周还没建立王朝,是个普通的诸侯国。纣王肆虐天下,周文王却德治仁政,以“风水八卦田”(井田制)为经济基础,西周做到了“耕者有其田,男子有其妻”,使百姓有“民生”的出路,天下人都到西周去开荒造田,安家落户。地的主人和农民的关系,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耕者有开垦的选择权和耕作权,耕者有了“民生”的权利,开了多少田就有就有权利耕作多少田,初步凸现“民权”的雏形。所以,商朝的天下却“三分之二的人归周”,史称“剪商”。周武王夺天下建立西周王国,不幸三年逝世,其子成王执政,当时成王是年少,叔叔周公旦辅佐天下,周公旦成了摄政王。他按父亲周文王的《周易》道德哲学治天下。《周易》有64卦,《周礼》有包括王者在内的64个官吏等级制度,《周易》有天卦和地卦,《周礼》有天官和地官,天官是指朝廷任职的官,地官是指地方官。《周易》有春夏秋冬四季,《周礼》有按四季分工的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在不同的季节里分管农事等等。《周易》的基本思想是“一阴一阳为之道”。阳是天,阴是地。天上的太阳辐射大地的阴气,大地才生万物。所以周朝特别重视天道接地气。《周礼•地官》记载有“聚民读法”的规定,每年正月、七月、十一月的初一日,集合所民众,诵读邦法,进行政治教育。在春秋社祭日,行饮酒乡射之礼,尊敬长老,表彰有德者,以进行道德教育。在这两项活动中,同时在民间民主选举“六德、六行、六艺”的贤德之人为地方官。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并称之为“乡三物”,意思是每个乡都要按“六德、六行、六艺”的条件,民主选举贤德人才的活动。可见民主意识的普遍性和朝廷重视程度。从民间选举的贤德人才在各地诸侯国任官,成为地官,地官从民间中来,代表民意,朝廷代表天意,天意符合民意,民意符合天意,天人合一。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组织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以,周公旦写《周礼》用道德乐礼教化天下,使天下具备了道德序礼文化,周朝才延续了800年。但是,到了东周“礼坏乐崩”,天下大乱,七国争雄。所以,孔子呼“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克服人的劣根性,“复礼”就是恢复周朝的道德“序礼”制度。天下无序,天下就会大乱。天下大乱就谈不上什么民主、民生、民权。周公旦写《周礼》以天道接地气的天地合一思想,制定官吏制度。还把“民生”作为安邦的典律。《周礼》大宰之职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第一是治典,用易经来治理天下,治理官府,约束民众。第二是教典,用道德来教化天下,教育官府讲天道,民众守地德。第三是礼典,用乐礼交教化天下,统御百官,使民众和谐。第四是政典,用天道的精神来使天下政治公平,百官政风端正,民众赋役平均。第五是刑典,用法制来禁止天下各国的叛逆,惩罚百官的违法者,纠察民众。第六是事典,用天之道地之德来富国安邦,百官胜任职事,民众能得生养。可见,早在周朝就有了“以纪万民”、“以扰万民”、“以谐万民”、“以均万民”、“以纠万民”、“以生万民”的“民生”思想。“民主”思想初具雏形。
孟子更加明确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把“民生”放在第一位,这一思想体现了“邦以民为本”的“民生”思想。国家放在第二位,是因为没有百姓就没有国家。君王最后。因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皇帝不好,百姓就可以推翻这个皇帝。民意就是天意,天意不可违也。替天行道就是为民做主。天下是人民的天下。在中华历史上,开国皇帝或多或少都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历代朝廷之所以改朝换代,就是统治者失去了天道,天下无德,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起义,替天行道。
中国近代史的革命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中国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该纲领后又被解释为“三民主义”。体现了“民族、民生、民权”的思想,称为“旧三民主义”。1919年10月10日同盟会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国民党。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比较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当家做主,人民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并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权力。人民翻身做主,开辟了中华民族民主政治的先河。尽管现在的“人大代表”有贪官、有裸官,真正的人民群众没几个,但是,在制度上却是一个民主的监督机构,人大确也监督了政府,反映了部分人民的心声,增强和融合了党与群众的关系。“民主”是百姓当家做主的权利,这就是“民权”!有了 “民权”才有“民生”。“民生”必须以“民主”为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了对贪官和裸官的打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净化,还“公权”于民的力度在加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制度内涵表现为:一方面,从社会制度上讲人民并不是被国家统治的对象,而是统治国家的主人,政府只是接受人民的委任而管理国家,要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事,国家权力来源于全体人民。既民主又集中,既防止政府的专权独断,又克服政策的疲软无力;也是人类道徳文化所指一阴一阴为其道:有民主就有集中、有集中就有民主。另一方面,从公民意识和个人素养上来讲,由民做主、民为主人,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具有主人翁意识。所以,《周易》蛊徳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泛指平民百姓,每个公民的言行举止,都关系着天下兴亡的走向。当人们想要享受“由民做主”的权利时,就要尽到“民为主人”的义务。所以,要成为国家的主人,就要有作为主人的担当。每个民众肩上都担负着自己对于国家社会的一份道义,虽然在影响力上有大小之分,但是积少成多,担出了一个铁打的国家。对于我们每一个公民来讲,道义不需宏大,只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担负一份正义、传递道德的正能量;承担一份责任、不忘社会公德心,团结奋进就是我们当下的一份“铁肩担道义”,就是为国家兴盛而尽己之责。